春天來了,萬物復蘇,大自然中到處都是追求戀愛的“鴛鴦”。有些“鴛鴦”一旦繁殖成功,那就是給潘多拉盒子按下了啟動鍵,給人類房屋建筑、園林樹木帶來嚴重危害。白蟻就是其中一種。
白蟻中的“鴛鴦”即分飛的繁殖蟻,繁殖蟻通過分飛進行配對,配對成功后,這對“鴛鴦”便是新一代蟻王和蟻后,繼而可發展成新的白蟻王朝。

待飛的繁殖蟻
白蟻的分飛季節及分飛時間,因白蟻種類、環境及人為因素的不同而不同。但大部分集中在氣候回暖的春節,即4-6月份。

蟻王和蟻后
黃胸散白蟻的長翅成蟲通常在每年的10月羽化,于次年2-4月分飛,分飛時間一般在12點-14點。
黑胸散白蟻的長翅成蟲當年羽化,當年分飛,通常在4-5月分飛,分飛時間一般在11點-15點。
黑翅土白蟻當年羽化,當年分飛,通常在4-6月分飛,分飛時間一般在18-20點。
每年初春時節,就到了白蟻的繁殖高發季,巢內的有翅白蟻,俗稱分飛蟻,就會傾巢而出,去尋找新的配偶另筑新巢。這時候室內如果沒有做好防范措施,白蟻就會乘機飛入室內筑巢為害。
因而,在白蟻紛飛季進行白蟻預防是防治關鍵期,這個時候“棒打鴛鴦”,可以降低白蟻危害,大大減輕后期白蟻防治成本。
而對于居民而言,預防大過防治,也必須正確認識如何進行白蟻預防和防治。
怎樣才能發現有白蟻?
白蟻危害有外露跡象,主要表現為蟻路排泄物、分飛孔、通氣孔等。如果發現家中地板、門框、墻裙有帶泥的一條線或墻角,衣柜沙發背側等處有大量帶泥堆積物,就說明這里發生了白蟻危害,應找專業人員來防治。
只處理掉可見的紛飛蟻是萬萬不可的
白蟻群體數量巨大,以百萬千萬計,一旦受到干擾/威脅,就會很快逃離危險現場。四處逃竄的結果,無疑會造成更分散的危害,也給白蟻治理帶來了很大困難。
所以,看到分飛蟻,切忌隨意使用殺蟲劑進行殺滅處理。死去的大量飛蟻,業主可能以為已經搞定白蟻。殊不知死掉的白蟻僅僅是一小部分,受驚擾的白蟻群體會遷移至更隱蔽的地方,造成更加嚴重的危害...
發生了白蟻危害怎么辦?
首先要保護現場,不要隨意清掃,且不要搬動被損物品,盡量爭取在第一時間內請專業防治人員到現場查看治理。如果破壞了現場,將對防治白蟻帶來不利,直接影響防治效果。其次發現白蟻飛出來了,如果是白天飛出來,萬一專業人員不能第一時間趕到,請用膠帶或其他物品將白蟻分飛孔封住,可暫時阻止白蟻紛飛;晚上飛出來的,可在燈下放一盆水讓白蟻自掉盆中殺滅亡,然后再請專業人員防治。
白蟻能不能一次性消滅?
白蟻是一種古老的社群性昆蟲,已有2.5億年的歷史,無論地球的變遷,還是氣候的變化都沒有使白蟻滅絕,反而種族十分興旺發達。這主要是白蟻的適應能力特別強,它具有群體生存性,繁殖能力特別突出,一只成年的蟻后一晝夜能產生1萬粒以上的卵,一生可產5億多粒卵,因此白蟻的數量增長不是按算術級數發展,而是按幾何級數遞增。要想把白蟻整體性消滅是不現實的,任何物種的生存都有規律性,不可能把它們滅絕,而只能在局部加以控制和滅殺。